在这场大唐职场风暴中,大鹏又抓准了社会情绪 -

来源:人气:734更新:2025-07-22 18:09:28

今年盛夏,随着"荔枝"丰收季的到来,由马伯庸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长安的荔枝》也紧随电视剧和舞台剧之后正式上映。影片以唐玄宗时期岭南贡品荔枝运输为故事背景,通过这段充满挑战的差事,深入展现权谋较量、人性光辉以及官场生态,更将历史与现实进行巧妙映射,因其内容涵盖广泛,成为影视改编的热门选择。上映首日便斩获豆瓣7.7分,以黑马之姿领跑暑期档国产影片,有望成为票房赢家。

大鹏执导的电影《长安的荔枝》聚焦大唐小吏李善德,其意外承担的从岭南空运鲜荔枝至长安的使命堪称挑战性极高的任务。在贵妃诞辰的时限压力下,李善德经历了从畏惧退缩到为家庭挺身而出的心理蜕变,穿梭于岭南与长安之间,既探索保鲜技术的突破,也谋划运输路径的优化,更在复杂人际关系中周旋。电影通过荔枝运输路线图揭示的权谋博弈,不仅映射出古代官场的生存困境,更引发当代打工人对职场压力的共鸣。影片中重组的"年会"三人组——大鹏、白客、庄达菲——虽历经时代变迁,仍以"打工人"特有的气息贯穿始终,为观众预示着一场重塑唐代职场生态的戏剧。相较于剧版对故事情节的层层铺垫,电影版在叙事节奏上更为紧凑,将原本舒缓的叙述转化为充满张力的"生死时速"体验。影片开场即以李善德背负房贷的现实困境切入,迅速将观众带入这场荒诞离奇的职场风暴。

李善德初登场便背负巨额房贷,作为上林署九品小吏,他意外被委任为"荔枝使",肩负起在五日内跨越五千里运送鲜荔枝的重任。面对"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的保鲜难题,任何疏漏都可能招致灭顶之灾。无剧版中上司推诿的铺垫,这位老实人直接陷入困境,必须独自承担所有责任。从探索保鲜技术到设计运输路线,从协调货源到应对官场掣肘,每个环节都充满挑战,使影片始终笼罩在紧张氛围中。为聚焦主线,影视改编对权谋斗争的描写仅作简略提及,但官僚体系的顽瘴痼疾在荔枝运输过程中得以凸显。李善德的困境可分为技术与人事两重维度:前者凭借其算学背景和农业专家阿僮的合作得以突破,后者则需在苏谅的财力支持下艰难推进。当技术难关终被攻克,长安权贵对岭南佳果的漠视却暴露出更深层的官场弊病,各职能部门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维定式下,将责任推诿得淋漓尽致。面对这种局面,唯有好友点破"花花轿子众人抬"的处世真谛,才让李善德领悟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

杨国忠作为权臣的推波助澜,将“流程实则是为弱者设定的规则”的残酷真相显露无遗。而最终的荔枝运输,却因各州府层层加码的苛刻要求,导致岭南的荔枝林被彻底砍伐。一颗微小的荔枝,竟折射出跨越时空的社会运作法则,令人深思。作为一部电影,《长安的荔枝》展现了独特的叙事层次。笔者尤为欣赏其对荔枝抵达长安的场景处理:当这枚果实被摆放在贵妃的宴席中,与琳琅满目的异域水果并列时,反而显得黯淡无光。这种刻意的低调,恰似对权力结构的隐喻——那些看似风光的外邦水果,或许也曾历经艰辛的运输历程,而等待它们的达官贵人,是否真如表面般渴求这口“长安的荔枝”呢?影片中圣人与贵妃始终未曾露面,他们仅作为权力的象征存在。贵妃指尖触及荔枝的瞬间,那枚果实仿佛被赋予了某种禁忌,最终被收回的玉手,让观众始终无法见证妃子剥开荔枝的那一刻。

‘荔枝’作为全片的核心人物,其结局设计堪称精妙,无需过多言语便能引发观众深沉的回味。然而,影片在叙事层面仍存在一定的遗憾——故事发展需通过明确的‘行为’推动情节,但最终的处理方式却显得不够有力。长达近两小时的职场压抑氛围,始终未能迎来一场真正的情感宣泄。李善德与右相杨国忠的冲突场景,本应展现专业精神的抗争,却异化为缺乏实质内容的空洞控诉。这位‘算学出身’的主人公最终完成任务后,对杨国忠的质问虽具声势,却暴露出人物性格设定的矛盾。其一贯低调的性格与激烈言辞形成反差,而这场看似高潮的对话在整体叙事中反而显得突兀和割裂。

李善德在《一骑红尘》影片前半段展现出的精彩之处,源于其构建的"技术对抗权力"现实主义叙事框架。他在岭南果园中以算筹精确计算五千里路程的损耗,在驿站冰窖内反复测试"盐裹法"的保鲜时长,甚至为优化运输路线而冒险篡改官府驿站的调度规则。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背后,蕴含着对体制的隐秘反抗,更向观众传递出"以规则破除规则"的深层期待,整套叙事逻辑始终保持着强烈的现实质感。

相较于刘德华饰演的杨国忠,剧版通过展现李善德运用专业能力催熟荔枝、最终亲手毁掉自身研发的保鲜技术,更贴近一个技术人员在体制压迫下的觉醒与反抗。而电影版则让李善德在完成荔枝运输任务后转为对杨国忠的怒吼,这种表达方式将弱者的抗争简化为情绪宣泄,难以真正给予观众深层次的情感共鸣。在宏大时代背景下,以荔枝为叙事载体,李善德的视角深刻映射了其所处时代的历史变迁与社会困境,这正是原著的核心精神,电影已完整呈现。不过,影片在叙事结构上更侧重于荔枝运输的主线,对支线的铺陈相对简略,虽能通过精神意蕴感受到创作者对家国命运的思考,但在情感层次的呈现上仍略显不足。毕竟原著的深厚底蕴为电影提供了坚实基础,其呈现的加分项虽非零,但整体表现与文学原作相比仍有提升空间。

大唐的“牛马”现象与当代社会如出一辙,这颗“荔枝”仍值得品尝。演员们以生动的表演传递出喜剧的趣味与剧情感人的瞬间,舞美设计呈现盛唐时期的华美与壮丽。剧情则揭示了盛世繁华下隐藏的腐败与荒诞,剧中巧妙融入了古今共鸣的笑点与争议点,导演大鹏擅长捕捉当代社会的情绪共鸣。尽管未能达到极致的“爽感”,但整体已堪称一部精心打磨的佳作。

《长安的荔枝》海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盛唐时期的繁华景象,画面中的荔枝作为核心意象,象征着跨越千里的使命与执着,传递出历史厚重感与艺术感染力。

Copyright © 2023 www.jd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