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气:472更新:2025-07-18 12:48:58
两年前,《长安三万里》以动画长卷形式让唐诗在银幕上焕发新生;两年后,聚焦中国古典志怪的《聊斋:兰若寺》再次拓展传统文化传承的表达边界。作为“新文化系列”第二部,该片采用“1 5”的篇章式结构,使兰若寺这一空间成为承载千年情思的叙事容器。区别于传统改编的直接移植,《聊斋:兰若寺》对400余篇聊斋故事进行了“减法式精选”,以一条主线串联五组独立叙事,让古树见证时代变迁,书生与精怪的互动构成情感线索。《崂山道士》的讽刺寓言、《聂小倩》的民国审美、《画皮》的宋画意境,搭配《莲花公主》与《鲁公女》的奇幻叙事,在152分钟的体量中实现了传统与创新的平衡。影片通过六位导演的协作,使毛毡的粗粝质感、宋画的雅致格调、民国的写意风格自然融合。从《崂山道士》对世相的哲理思辨,到《鲁公女》跨越生死的情感坚守,追光动画总裁于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六段故事的情感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正是中国文化最动人的精神内核。他坦言希望国产动画能超越“昙花一现”的局限,通过影像构建能引发全年龄观众共鸣的情感场域。这种创作理念与《长安三万里》让不同世代共赏诗词之美一脉相承,当传统文化突破形式壁垒,以影像化的方式呈现可感可触的美学体验,便能真正直抵人心。
在万达电影与追光动画总裁兼《聊斋:兰若寺》监制于洲的采访中,记者询问了影片的特色之处。于洲表示,作为新文化系列的第二部作品,《聊斋:兰若寺》旨在让更多观众深入了解并喜爱聊斋IP。团队创新性地采用1 5篇章式结构,五个独立故事通过"情"字主线及一树一井的意象串联,形成独特的叙事层次。在美术风格上,《崂山道士》呈现毛毡质感,《画皮》则复刻宋画美学,有观众反馈希望《画皮》篇幅能更长,因其独特的视觉魅力。当被问及采用此结构的考量时,于洲解释称,《聊斋志异》原著故事篇幅较短,团队既希望保持原作精髓,又通过统一时空背景强化电影叙事,让观众在沧海桑田的意境中感受东方美学。他特别提到,书生与精怪的组合不仅呼应原著精神,更通过意象符号展现中华文化的纵深。
记者询问《聊斋:兰若寺》所选取的五个故事的遴选标准,导演于洲表示,影片从400多个聊斋故事中筛选出这五个,主要考虑到影片时长限制。最初计划为140分钟左右,最终确定152分钟,正片部分控制在145分钟,基本符合预期。这五个故事兼顾了观众的熟悉感与新鲜感,其中《崂山道士》《聂小倩》《画皮》是广为人知的经典,而《莲花公主》《鲁公女》则相对新颖。有趣的是,《崂山道士》虽为传统故事,但因1995年后出生的观众未接触过1981年版动画,对部分人而言已成新故事,这也体现了经典故事在新时代的传承意义。
谈及故事排序的构思,于洲透露这五个故事以"情"为线索层层递进。《崂山道士》虽带有寓言性质,但作为开篇铺垫;随后《莲花公主》展现童真之美,继而《聂小倩》演绎人鬼情缘,《画皮》描写夫妻深情,最终以《鲁公女》的生死情作为收尾,形成完整的情感脉络。他特别强调以《鲁公女》作结的用意,认为这将带来强烈的感动。
对于《小倩》《画皮》等经典题材的重拍,于洲表示会研究以往作品的可取之处,但必须做出创新。他提到曾深受《倩女幽魂》经典的影响,但此次将故事背景设定在民国乱世,进行全新诠释。同时,多数故事源自《聊斋志异》,创作团队始终遵循原著内核,结合现代社会价值观挖掘打动人心的表达方式。
记者询问《聊斋:兰若寺》采用六组导演分段拍摄的模式,如何在多元化分工中构建统一的整体。于洲表示,这种创作方式面临巨大挑战,1 5的篇章式结构实质上等同于制作六部独立电影。为确保叙事连贯性,团队召开的会议数量倍增,每个导演专注自身篇章的风格塑造,同时通过情感线索实现故事间的自然衔接。主线部分的轻松叙事也是团队反复打磨的核心方向。
谈及《长安三万里》的成功对追光动画的启示,于洲认为这标志着中国文化复兴浪潮下的创作机遇。年轻观众的文化自信促使市场更关注中国本土故事与文化符号,因此团队选择将唐诗这一文化基因通过动画电影形式呈现,旨在引发不同年龄层的共鸣。这种共鸣具有层次性,部分观众甚至会反复观看。文化传承的价值让追光决定继续开发《三国》《水浒》等经典IP,而《长安三万里》的成功更像是打开了新一扇创作之门。
记者指出,动画电影在受众群体、市场格局、技术革新及内容题材等方面正经历持续演变。针对这一趋势,于洲认为当前动画电影仍处于发展黄金期,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等作品的成功,越来越多非传统观众开始走进影院,这种现象标志着行业潜力的释放。他展望未来,坚信国产动画电影将呈现更广泛的市场参与和创作活力,形成多元发展态势,逐步改变外界对国产动画质量的刻板印象。为保持创作节奏,追光计划从明年起维持年度两部影片的出品频率,同时期待行业同仁共同发力,通过在暑期、寒假、春节及国庆等时间节点推出优质作品,让观众逐渐将观看国产动画视为常态化体验。
Copyright © 2023 www.jdw8.com